陳忠實和他的白鹿原

發布時間:2019年04月09日 14:22 信息來源:威海市總工會 閱讀次數: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市總工會機關黨支部 王云

一直以來,對《白鹿原》的認識只是停留在聽過書名、知道作者的淺顯層面,即使看到翻拍的電影和電視劇,也只是一眼略過,甚至2016年該書作者陳老去世,微信圈里一時間大量轉發的熱文,也沒能激起我對這部小說閱讀的興趣。

今年春節過后,在例行完成學習強國平臺上的學習任務時,偶然看到“大家”欄目里有一集關于陳忠實尋找白鹿原的介紹。當陳忠實緩緩地出現在畫面中時,看著這個滿臉皺紋、白發稀松,身著80年代老式西服,身材高大但走路時略帶蹣跚的關中老漢,尤其是聽到他說話時夾雜著一口黃土味兒的鄉音,竟不由得感到一絲親切,隨即產生了想要閱讀他的大作的沖動。

歷時2年扎根家鄉的實地考察,歷經6年的嘔心筆耕,被陳老稱作是可以墊棺作枕的書,果然值得一讀!

《白鹿原》以陜西關中平原上素有“仁義村”之稱的白鹿村為背景,講述了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小說的語言樸實、厚重,鄉土氣息濃厚,甚至夾雜著關中地區特有的粗糲,讀來甚是暢快。

小說開篇便引了巴爾扎克的一句話“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的確,隨著陳老對故事情節的鋪陳,你會覺得,在充分遵循史實和時間線的情況下,除去那些男男女女、街坊鄉鄰、親朋好友之間的瑣碎往來事,小說里每個人物的命運始終都被特定的時代背景牽絆,從清末民初到建國之初的半個世紀里,面對歷史動蕩,大浪淘沙,誰都無法置身事外。

拿小說的主人公白嘉軒來說,他經常教導兒子“咱是莊稼人,心思要用在田里”,即使是一心與人為善的莊稼漢,勤勤懇懇、老老實實下地務農,但身逢軍閥混戰、官匪勾結的亂世,仍不能夠獨善其身,被逼卷入“交農事件”。又如黑娃,骨子里是個有情有義的好漢,如果不是身在亂世,就可能和他心愛的小娥雖苦但樂地廝守下去。再如朱先生,一代大儒,身懷絕學,桃李滿園,老來卻無法偷得空閑,白鹿原之大卻難尋一處安寧傳道授業之地。說到底,人沒變,是世道變了。

特別要說一說小說里的女人們,用陳老的話講“她們用活潑的生命,堅守著道德規章里為她們設置的志與節的條律”。田小娥、白靈、仙草、鹿賀氏、白趙氏、朱白氏、冷秋月、魏老太太、小翠、高玉鳳……她們或剛烈、或忠貞、或純情、或卑微,她們在與生活命運的搏斗中,展露出不同于常人的鮮活個性,只是她們中的每個人都難逃特定時代下封建禮教的規制,甚至是迫害。尤其是田小娥、冷秋月、小翠的死,讓人唏噓的同時,背后不免陣陣發涼,就像魯迅先生寫的“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四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讀史而鑒今。對照過去,反觀今日,很慶幸身在這樣和平盛世,作為女性,可以為自由選擇、自由生活,滿心歡沁地追夢逐光。

最后提一下小說里我最喜歡的人物。小說里的完人非朱先生莫屬,但他是屬于圣人一類,滿身仙氣,行走時自帶光環,至清的感覺讓我等俗人難免覺得落差太大,難以接近。倒是白嘉軒,雖然身體力行地踐行著傳統封建主義那一套,而且“腰板太直太硬”,但其為人做事的風格讓人動容,在他晚年之際,因為妻子仙草去世,反而變得更加柔軟溫和,更像一個親切的鄰家老爺爺。尤其是在他參透世事之后,在平凡的語言中表達出的樸素道理,一度讓我覺著比中醫堂的冷先生開的藥都好使。

比如,當瘟疫在整個村子蔓延,白嘉軒的妻子也難以幸免的時候,白嘉軒對他的二兒子孝武說到:“世事就是倆字:福禍。倆字半邊一樣,半邊不一樣,就是說,倆字相互牽連著。就好比羅面的籮柜,咣當搖過去是福,咣當搖過來就是禍。所以說你們得明白,凡遇好事的時光甭張狂,張狂過頭了后邊就有禍事;凡遇到禍事的時光也甭亂套,忍著受著,哪怕咬著牙也得忍著受著,忍過了受過了好事跟著就來了?!?/span>

他沒讀過老子的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但說出的話就是入心。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男人狂吃奶头高潮视频,男人狂桶女人屁股30分钟,亚洲性爱XX视频,国产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