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
創新工作室的成立依托于威海服務貿易產業園,產業園占地516 畝,建設面積 126 萬平方米,建成后規劃入駐企業超千家。
創新工作室自成立以來,為發揮工作創新方面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陸續吸納在運營管理、規劃建設、技術服務等方面理論基礎扎實、實踐經驗豐富、創新能力突出的團隊成員,解決了公司辦公系統性難題,創新了大數據政策分析平臺,采用了互聯網+服務的模式,為園區企業提供了種類豐富、有效、及時的服務保障。
一、創新成果:
1、建設兩大互聯網+服務平臺:威海服務貿易產業園服務平臺、中日韓中小企業雙向投資促進平臺(原名威海市中小企業雙向投資促進平臺)。兩大平臺的成立獲得了各級政府的高度認同,在商務部、省市區各級網站均有報道。
2、創建了園區大數據分析平臺“智·解”數據庫,該數據庫中平臺跨境電商板塊政策匹配度,在全國處于技術領先地位,通過此大數據平臺,相繼推動 17 個電商項目落地,形成了 10 項1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證書正在申請中),幫助 25 家企業成功申報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幫助 2 人獲得“威海市產業工程特聘專家”,該平臺政策全部落地,每年可為企業提供約 700 萬元的扶持資金。
3、開發了公司 OA 辦公系統項目,僅一年時間,OA 系統上提交工作日報達 2 萬多份,流程流轉 7000 余個,減少了 2 萬次的面對面匯報時間,極大提高了整個園區的辦公運行效率。形成了 10 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證書正在申請中。
二、工作業績:
1、技術服務方面:廣泛儲備國內外供需資源百余家,發布各類前沿信息近千條,促進園區企業與中國聯通 5G 實驗室合作智能燈桿項目、韓國虎云公司與浪潮公司定制化云服務、即將入
駐企業 5G 實驗環境搭建、園區企業專利申報輔導、知識產權布局、技術轉移工作等,獲得了上級部門的認可,于今年 3 月份獲批了威海市市級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并獲邀加入威海市科技成果轉化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任副理事長單位,有效的促進了產業升級和融合。
2、政策服務方面:組織專題培訓、沙龍 4 場,一對一走訪企業 120 余次。目前已經有 25 家企業申報了科技型中小企業,兩家企業申報了 19 年第一批次高新技術企業,7 家企業在培育
中,并計劃于 20 年申報高新技術企業。還有 3 家企業培養申報2技術服務先進企業等,基于互聯網+的服務模式,極大的提高了服務企業的效率和質量。為企業新舊動能轉換插上了政策的翅膀。
3、資本對接方面:廣泛和國內外銀行、融資、投資機構對接,并自建 2 億元的產業引導資金。幫助園區企業對接資本 200余次,幫助全市項目、企業對接資本 300 余次,多次召開專題對接會,網站上發布的項目、企業資本需求信息瀏覽人次也早已超過萬次。
4、雙招雙引方面:在政府的支持下,平臺在國外設立或合作設立招商服務點 14 個,參加或主辦跨國招商活動 15 次以上。主要覆蓋日韓,力圖成為東北亞對日對韓的最前沿。
5、生活配套服務方面:與超過 200 家生活服務機構建立合作,園區企業拿著園區一卡通,就可以享受遠低于市面的超值服務,對接的專人,定期回訪,保證服務質量實時在線,服務不好
的商家,及時下線。達到企業職工,上班有人關心,下班有服務可以享受的模式。
6、合作交流方面:以服務貿易為主體,結合各個業態、各個區市,聯手每個行業有影響力的企業,如天貓、韓都衣舍等公司,聯合召開細分行業交流會。廣泛合作,加深了解,形成產業聚集,群策群力發展的勢頭。目前已經舉辦活動超過 20 場,覆蓋企業將近 2000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