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
一、無人機全自動風機葉片智能化巡檢
無人機全自動風機葉片智能化巡檢系統為風電行業打造的國內首套風機葉片無人機全自動飛行智能化巡檢系統及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幫助葉片售后服務商,巡檢維護單位以及風電運維企業和業主對風車葉片進行穩定、清晰、完整、高效的圖像采集。
(1)系統流程:
1)無人機檢查/展開:現場操作人員攜帶無人機到風車機位,檢查無人機自檢狀態及硬件狀態。
2) 起飛前準備:風車停機在倒“Y”字形,輪轂鎖死。操作人員將無人機放置在風機輪轂正前方平坦空地(3m*3m)。
3)起飛:操作人員單擊地面站操作界面起飛按鈕,無人機將自動起飛。
4)作業:無人機在起飛后將在視覺與激光雷達融合計算的輔助下自動計算風機的朝向和風塔高度,自動尋找風機輪轂導流罩的中心點,操作人員點擊確認作業起始點。起始點確認后,無人機將開始采集第一支葉片的第一條路徑(前緣迎風面),自動采集到第一條路徑的結束點葉尖后,沿葉長方向自動飛行5m,操作人員確認此時無人機視野無葉尖可安全穿過。無人機穿過葉尖后將開始采集第一支葉片的第二條路徑(后緣迎風面),無人機飛行到此條路徑葉根結束點后,將以此點為第三條路徑的起始點,開始采集第三條路徑(后緣背風面),采集到葉尖結束點后,將以此點為第四條路徑的起始點,開始采集第四條路徑(前緣迎風面),采集結束后將飛行到風機輪轂中心點停止,完成第一支葉片的全部表面采集過程。
5)降落:作業結束后,無人機將自動返回起飛點自主降落。
二、基于航空多光譜遙感的松材線蟲病疑似疫木監測項目
本領域研究旨在基于無人機搭載多光譜傳感器獲取多光譜數據,綜合遙感、GIS 技術混合建模的方法,實現自動化提取松材線蟲病疫木。光譜遙感發揮中小型多旋翼、固定翼無人機大載重、長航時等特點,搭載多光譜相機及高清可見光載荷,快速獲取各種地形情況下的森林高分辨率多源遙感數據,基于一站式數據預處理軟件完成對原始數據-拼接成果-融合成果的處理流程,成果導入定制的專家算法模塊可自動提取林草生物災害信息、植被覆蓋指標等綜合信息,實現林草信息的智能化提取,為森林資源管理、林草災害信息應急工作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無人機飛行高度為 250m,速度 6m/s,航向重疊率 75%,旁向重疊率 65%,飛行時間 13min,作業面積 180 畝。內業使用 Yusense Map 軟件(也可以用 Pix4D)對航空多光譜數據進行配準、拼接、輻射校正等數據預處理后,得到航空多光譜DOM 及 DSM?;诔R娝闪值墓庾V曲線,分別選450nm、555nm、660nm、710nm、840nm 波段,根據作業區域主要樹種不同,波段會有所調整。遙感建模原理是,松樹因感染松材線蟲病程度不同,光譜曲線存在相應的差異,將差異空間結合形態學算法,構建松材線蟲病疫木遙感模型,并基于拼接生成的多通道光譜數據進行光譜特征提取并建立遙感提取模型。在光譜識別結果的基礎上,進行 GIS 數據建模,建模原理主要是根據地形、位置信息、空間信息等差異,充分結合林木立地信息分權賦值,減少病疫木誤提。同時對于提取精度方面,因松材線蟲病疫木表征為針葉紅褐色且不脫針,據實地踏勘的巡林人員反映,提取錯誤的病樹均出現針葉枯黃、掉落的現象,導致樹木冠層表征與松材線蟲病侵染后表征相似,從而出現誤提。
目前,對于松材線蟲病還沒有可根治的方法,因此只能早發現、早砍伐、早處理,一種可以兼顧高效巡查與自動化精準識別的病疫木巡查方式越來越成為森林保護相關部門亟待探究的方法。無人機載多光譜遙感技術充分結合光譜遙感信息豐富的特點和無人機巡查便捷的優勢,在米級分辨率的前提下綜合精度可達 90%,能夠滿足松樹枯死、松針變色等異常情況的大面積、高精度調查,大大減少人力踏勘帶來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且大幅度降低因處理不及時導致的疫病傳播,是現階段一種比較好的方法。
截至目前,公司獲得申請專利6項,已授權3項,獲得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5項,2019年7月,威海天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被山東省科技廳批準成立“山東省院士工作站”。